<progress id="4h19b"></progres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s id="4h19b"></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 <s id="4h19b"></s>
      1.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同心圓”在這里繪就——震后一周訪磨西

        甘孜日報    2022年09月14日

        ◎張建國 本網(wǎng)記者 楊杰 肖宵

        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瀘定磨西鎮(zhèn)地動山搖、落石不斷、房屋倒塌,一場6.8級地震,瞬間讓這個安寧祥和的旅游小鎮(zhèn)陷入到從未有過的驚慌與悲愴之中。

        地震發(fā)生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第一時間啟動地震一級應急響應,全力以赴搶險救災,各方力量第一時間向著受災地逆行而來。失去聯(lián)系的鄉(xiāng)村、災情最重的村子、距離最遠的地方……迎來了救援力量,群眾得以安全轉移,傷員得到及時救治......以磨西鎮(zhèn)為中心點,一個凝聚各方力量的“同心圓”在這里繪就。

        9月12日,地震過去整整一周。在震中磨西鎮(zhèn),一個個安置點秩序井然,黨旗高高飄揚,志愿者服務隊處處暖心,救災物資從各地運來;一條條生命通道相繼打通,災區(qū)供電供水、通訊等生活保障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地震傷員陸續(xù)出院,磨西鎮(zhèn)和得妥鎮(zhèn)兩處過渡安置點同日開工建設……

        死者已逝,生者如斯。磨西鎮(zhèn)已從驚厥中平靜下來,受災群眾在各方支援下積極開展生產(chǎn)自救和災后重建。

        血脈相連 甘孜兒女“送別”遇難同胞

        9月12日中午,震中磨西鎮(zhèn)上空薄霧散去、陽光鋪灑。12時52分,防空警報響起,正在執(zhí)勤的州公安局特警支隊副支隊長扎西杜機默然肅立、低頭致哀。此刻,幾天前和隊友們參加救援的畫面在他腦中一一浮現(xiàn),徒手刨土救人、攀越繩索渡河、背著群眾過懸崖......還有那一聲聲感謝和一張張淳樸的臉。“我們能再來早點,或許就能多救幾個人,這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那一瞬間,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淚眼婆娑,悲慟至極。同一時間,在全州各地,甘孜各族干部群眾和扎西杜機一樣,以集體悼念的方式,向逝去的同胞默哀。

        那一刻,正在行進的車流靜止了,正在上課的學生們集體站立,正在勞作的鄉(xiāng)親們放下手中的犁耙,正在上班的干部們低頭肅靜......

        從震中磨西到近千公里外的扎溪卡草原、稻城亞丁,從洶涌澎湃的大渡河到逶迤綿延的金沙江、雅礱江.....甘孜大地靜默三分鐘。

        “悼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我們要銘記住這場災難。逝者的名字,有些我們知道,有些不知道,但今天,逝者與生者的聯(lián)系會更加緊密。”海螺溝景區(qū)管理局營銷科科長李毅聲音有些哽咽地說;“他們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永遠無法更改的是,他們是我們血脈相連的同胞。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從悲慟中重振,在災難中崛起,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已凝結成為甘孜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

        時空相連 過渡安置房加快建設

        晝夜不停、機具轟鳴。在磨西鎮(zhèn)貢嘎大道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大型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正在平整土地,工程車不停地運送土石。一天之前,這片有四五個足球場大的地方還只是一片空地。施工人員在現(xiàn)場進行著詳細的測繪和討論,為的是把工程建得更好。他們將在這里以最快的速度建起磨西鎮(zhèn)首批過渡安置板房,集中安置地震中受災的群眾。

        據(jù)州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磨西鎮(zhèn)和得妥鎮(zhèn)5個安置點將陸續(xù)開工建設,建成后可安置4000余名群眾,施工單位晝夜不停,全力保證施工進度,讓受災群眾盡快住上過渡安置房。

        據(jù)華西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任務后,施工人員與當?shù)亟ㄔO隊伍一道連夜開始施工作業(yè)。

        據(jù)了解,板房分為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四人間多種戶型,每50套配建一個集中供水點、公用衛(wèi)生間、垃圾收集點和消防設施。

        在磨西過渡安置點建設現(xiàn)場不遠處,是一個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居住著磨西鎮(zhèn)咱地村的700多名受災群眾。咱地村三組老黨員宋華林和全村人一起,自9月6日在“孤島”被營救轉移后,就一直住在這里。50多歲的鄧石林和他的家人也住在這里,他的家在地震中受損嚴重,住建部門鑒定為不能使用。鄧石林說,等過渡房建好后,他和家人將搬到那里去。他堅信,災后恢復重建后,自己的房子會建得更好更漂亮。

        山水相連 最遠安置點通了路

        “通了,已經(jīng)通了!真是太感謝了,你們辛苦了,趕緊休息一會吧。”12日中午11時許,隨著推土機將橫亙在路邊上的最后一堆沙石推開,因地震斷道整整7天的磨崗嶺村通村路恢復通行,村委會主任羅向明領著大伙兒在村口向搶修公路的推土機操作手連聲致謝。

        有著“中國最北彝寨”之稱的磨崗嶺村,與磨西鎮(zhèn)隔著一座大山,原本村子距鎮(zhèn)上只需十幾分鐘的車程,此次地震造成唯一的通村路十幾處垮塌,一時間交通完全中斷,村子成為山間“孤島”。

        但在“孤島”上,村民們卻并不“孤單”。第一時間,多支救援隊伍徒步到村里,及時轉移傷員,給鄉(xiāng)親們送來物資;第一時間,直升機空投帳篷到山間,300多名群眾迅速搬進臨時的“家”;第一時間,民兵們用鐵鍬鏟子修通了摩托車道,村里的老年人早早下了山。

        “說普通話的救援隊,說四川話的森林武警,還有一些康定民兵說藏話,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恩情!”回想起地震發(fā)生以來村里的變化,淚水已在羅向明眼中打轉,“他們就是我的兄弟姐妹,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

        87年前,紅軍長征經(jīng)過這里,爭分奪秒向著瀘定橋行進;87年后,在這個距離磨西鎮(zhèn)最遠的安置點上,彝族鄉(xiāng)親們看著一支支人民的隊伍翻山越嶺,給村里送來溫暖和希望。

        傍晚時分,皎潔明亮的月亮掛上磨崗嶺,猶如一盞明燈掛在天上,給黑漆漆的夜晚帶來了光亮和溫暖。過渡安置房工地上的機械轟鳴聲、臨時安置點里的讀書聲、受災群眾發(fā)自肺腑的感激聲……,匯聚成了一曲民族團結、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動人樂章。





      2. 上一篇:四川地震災區(qū)轉入恢復重建階段
      3. 下一篇:“十送紅軍”感人場景再現(xiàn)

      4. 本文地址: http://ahjmmc.com/html/xw/dzyw/83835.html
      5. 日韩毛片网站,一级日韩,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美a一级毛片 疏勒县| 铜川市| 布尔津县| 宁河县| 桦甸市| 江油市| 丰都县| 遂宁市| 和平区| 义乌市| 宿迁市| 石渠县| 福建省| 南溪县| 沙洋县| 峨边| 华坪县| 鸡泽县| 高密市| 拉萨市| 册亨县| 响水县| 淮北市| 平乐县| 夏津县| 伽师县| 常宁市| 乐都县| 禹城市| 本溪| 屯留县| 吉安市| 台前县| 昔阳县| 望都县| 于田县| 宁津县| 云阳县| 贵定县| 中超| 曲麻莱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