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4h19b"></progres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s id="4h19b"></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 <s id="4h19b"></s>
      1.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民俗畫家眼中的“年味兒”

        新華社    2019年02月09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忙年謠,道出了中國人對過年的期盼,也道出了過大年時的隆重與熱烈。

        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學家認為,廣義的春節(jié)是從進入臘月就開始了,大多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祭灶”最早是紀念發(fā)明用火熟食的先人,后來逐步演變?yōu)榧涝钔鯛敚搅私中纬闪恕疤枪霞涝睢钡拿耖g習俗。隨著連綿不斷的年前習俗,掃房子、推米黍、去吊肉、宰公雞、把面發(fā)、蒸饅頭、團圓守歲、接神、包餃子……隆重的拜年儀式逐步把過年氣氛推向高潮。

        這些過年的儀式和民俗被收錄在商務印書館日前出版的新書《年味兒》里。該書由京味兒民俗畫家楊信創(chuàng)作,用95幅年俗畫和95篇回憶性散文,勾勒出北京人過年的習俗,帶領(lǐng)人們重溫熱鬧的兒時記憶。

        作為在胡同里長大的北京人,年過半百的楊信算得上是“老北京”,他一直堅持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畫老北京,追憶逐漸逝去的風土民情。

        楊信說:“過年的這些老習俗,我至今還在堅持著。年是我們中國人心中天大的事,每到過年火車票一票難求,誰都希望在過年的時候全家團聚。在我的創(chuàng)作中有很多細節(jié),比如臘八這天喝粥舔碗的小孩,三十包餃子的時候拿著煙袋串門的鄰居,初一迎祖先用蓋簾貼上祖先的名字等等,希望用這些細節(jié),喚起人們對于過年的珍貴記憶。”

        什么是“年味兒”?楊信說:“過年,就要講究有‘年味兒’。所謂‘年味兒’,是民俗,是老禮兒,也是滿胡同里都可以聞到的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炸吃食的油香味兒,孩子們放小鞭兒的煙火味兒……這些味道構(gòu)成了獨特而喜慶的‘年味兒’。”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風俗的演進,“年味兒”也在悄然變化中。當鞭炮聲不再響起,儀式感逐漸減弱,用手機發(fā)祝福取代了面對面拜年,如何找回變淡的“年味兒”?

        在楊信看來,過年的民俗主要來自農(nóng)耕文化,隨著城市化進程不可能一成不變,但其中有些屬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應該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一個‘年’字兒,勾著多少中國人的魂兒啊!”楊信認為,近年來,那些淡出人們視野的“年俗”正在悄然回歸,無論是影視作品、繪畫作品,還是各大廟會,都層出不窮地上演著這些“非遺”大戲。“這些年俗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從臘月到正月,短短的幾十天里,集納了中國傳統(tǒng)的仁、義、禮、智、信。這些文化遺產(chǎn),應該及早地發(fā)現(xiàn)保存并且傳播給下一代。”











      2. 上一篇:春節(jié)習俗有“三變”
      3. 下一篇:這一聲“祝福”暖人心

      4. 日韩毛片网站,一级日韩,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美a一级毛片 镇康县| 贵阳市| 木里| 基隆市| 阜新市| 南投县| 潮州市| 阿拉善右旗| 岳西县| 岳池县| 阿城市| 昂仁县| 阆中市| 金门县| 盖州市| 米脂县| 宁波市| 治多县| 鱼台县| 富阳市| 通江县| 临湘市| 松原市| 河北省| 怀集县| 元谋县| 金寨县| 嘉禾县| 宜昌市| 理塘县| 尼木县| 红桥区| 雷州市| 荔波县| 商丘市| 秦皇岛市| 邵武市| 萨嘎县| 潼关县| 福海县| 公安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