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4h19b"></progres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s id="4h19b"></s>

    <strike id="4h19b"><u id="4h19b"></u></strike>
  • <s id="4h19b"></s>
      1.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歷史 >> 瀏覽文章

        “茶馬古道”的真實含意究竟是什么?

        《甘孜日報》    2014年11月17日

        ■ 劉述義
        2014年8月23日,《康巴周末》頭版登載了一篇標題為“茶馬古道僅僅是茶和馬的交易?”的稿子。稿子署名“達真文學創(chuàng)作工作室”。同年9月27日,該報再次于同一位置刊發(fā)了同名“作者”的一篇類似的文章。筆者反復閱讀,愈讀感受愈多,愈加覺得要寫點文字以正視聽,恢復“茶馬古道”的本來面目。
        “茶馬古道”之“茶”和“馬”二字,緣起于藏語而非漢語。藏語茶叫“甲”,馬叫“打”,按藏語音譯即“甲打”,“甲打”古道或“甲打”貿易,這顯然是荒唐的;它無所指,因此,毫無意義。若按藏語意譯為“茶馬”,這聽起來很形象,像似很貼切,符合商貿表達述語,以至流傳至今,被廣為引用,最終成為“茶馬古道”既定的代名詞。實際上,“茶馬”古道是曲解,是誤傳,并以訛傳訛;其間缺乏事物內在的聯系。這很可能是不懂藏語的學者誤解、杜撰而后造成的歷史之誤。
        筆者本人在道孚縣的玉科草原工作了近十年,并學會了藏語。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甘孜藏區(qū)工作的漢族學習藏語成為一種普遍和自覺,甚至將其編成相聲,上臺表演,可以說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筆者在此摘抄數句以呈當時的情景:“天叫朗,地叫撒,驢叫古魯,馬叫打,酥油馬,鹽巴茶,吃飯就叫繞馬繞;太陽叫尼瑪,月亮叫達瓦,星星叫呷馬;老人叫格布,姑娘叫意姆,孩子叫呀雍;喝酒叫羌桶,喝茶叫甲桶;牛肉叫著嚇,豬肉叫爬嚇;社會主義叫喜措熱魯,資本主義叫麻叉熱魯。寫幾得幾墨那呷,繞幾共幾約那呷。”所引最后兩句的意思是:不說閑話的鄰居好,有吃有穿的家庭好。
        話歸正傳。究藏漢雙語對照與藏漢歷史,藏語之“茶馬古道”或“茶馬交易”,最初實際上是指鹽和酥油的交易,而非茶和馬的交易。在藏語里,鹽的音譯和漢字就是“茶”;而酥油就是“馬”。青藏高原牧區(qū)出產酥油,而人類生活幾乎可以與糧食同等因而不可或缺的鹽,廣泛地出產于漢地。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中原的人用鹽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交換酥油,是生物進化史與人類生存史的必然。
        在整個雪域藏地,按藏語讀音取其地名的地方不計其數。如:拉薩即藏語“他薩”的讀音;意為菩薩居住之地。如:塔公是藏語“他空”的讀音;意為菩薩的房子,也就是寺廟。如:色達為藏語“舍打”之讀音;意為金馬。
        如是觀歷史;以歷史看歷史。泛及全藏區(qū)的地名被“讀”或“譯”為“漢語”而后“漢文”,是歷史無法掩蓋的歷史事實,也是今天應當正視和無需回避的歷史。
         
         
      2. 上一篇:在阿須草原,我淚流滿面
      3. 下一篇:話說瀘定農歷七月半

      4. 日韩毛片网站,一级日韩,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美a一级毛片 永平县| 洛扎县| 济宁市| 定南县| 鹤壁市| 华容县| 芜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交城县| 永平县| 驻马店市| 蕉岭县| 武宣县| 太谷县| 惠来县| 泰兴市| 上林县| 平远县| 麦盖提县| 济南市| 武川县| 皋兰县| 沧源| 通州区| 西青区| 峨眉山市| 合作市| 西昌市| 蛟河市| 赤峰市| 中方县| 茌平县| 托克托县| 临澧县| 镇巴县| 新绛县| 松阳县| 子长县| 阳城县| 始兴县| 鹤峰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